[ ] 日前,乘联会公布11月乘用市场销量数据,并公布厂商及型销量排名。11月乘用市场零售达到208.0万辆,同比增长26.0%,环比增长2.4%。其中SUV和轿分别为销量大头,占据101.2万辆和98.1万辆。今年累计零售1,934.5万辆,同比增长5.3%。11月新能源市场零售84.1万辆,同比增长39.8%,环比增长8.9%。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80.9万辆,同比增长35.2%。出口方面,11月海关出口52.4万辆,同比增长41.6%;1-11月海关出口476.2万辆,同比增长59.8%,出口金额927亿美元增70.9%。
11月中国品牌零售115万辆,同比增长31%,环比增长1.8%,当月中国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5.3%,同比增长1.9个百分点;2023年中国品牌累计份额52%,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4.7个百分点。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,头部传统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,奇瑞、比亚迪、长安、吉利等传统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。
11月主流海外品牌零售66万辆,同比增长23%,环比下降3%。11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.7%,同比下降0.4个百分点,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5.5%,同比增0.2个百分点。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.9%,同比下降1.5个百分点。11月豪华零售27万辆,同比增长15%,环比增长22%。
企销量排名方面,狭义零售销量排名前十分别为比亚迪26.3万辆、吉利17万辆、一-大众16.7万辆、长安11.8万辆、上大众11.6万辆、奇瑞9.4万辆、广丰田7.7万辆、上通用7.6万辆、长城7.4万辆、上通用五菱7.3万辆。
新能源企销量排名方面,11月新能源乘用企业总体走势较强,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中国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;以长安、赛力斯、理想、零跑等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表现尤为出色。具体来看:比亚迪301,378辆、特斯拉中国82,432辆、上通用五菱71,143辆、吉利64,834辆、长安42,099辆、广埃安41,567辆、理想41,030辆、长城31,170辆、上乘用28,280辆、赛力斯21,170辆、小鹏20,935辆、上大众19,659辆、零跑18,508辆、蔚来15,959辆、奇瑞15,188辆、上通用14,850辆、哪吒12,506辆、华晨宝马11,062辆。
『比亚迪宋PLUS』
『特斯拉ModelY』
『比亚迪海鸥』
具体型来看,11月乘用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型有26个:比亚迪宋61,694辆、特斯拉ModelY58,433辆、比亚迪海鸥44,603辆、比亚迪秦42,440辆、比亚迪元42,323辆、日产轩逸38,554辆、比亚迪海豚35,246辆、大众速腾33,142辆、五菱缤果31,844辆、大众朗逸30,494辆、哈弗H630,065辆、本田CR-V28,232辆、奇瑞瑞虎725,924辆、吉利星越25,198辆、吉利博越24,679辆、五菱宏光MINIEV24,027辆、特斯拉Model323,999辆、奇瑞瑞虎823,982辆、吉利帝豪23,426辆、名爵ZS23,313辆、丰田锋兰达23,063辆、埃安AIONY22,640辆、长安CS7522,278辆、丰田凯美瑞20,853辆、大众帕萨特20,485辆、比亚迪汉20,392辆。其中新能源位列总体乘用型销量前5位,优势地位明显。
11月新能源乘用出口8.9万辆,同比增长8%,环比下降21%,占乘用出口23.5%;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89%,A0+A00级纯电动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3%。11月新能源乘用厂商出口方面,比亚迪30,629辆、上乘用17,841辆、特斯拉中国16,928辆、智马达4,800辆、哪吒2,440辆、长城2,229辆、创维1,921辆、东风易捷特1,729辆、东风本田1,726辆、上通用五菱1,660辆、吉利1,372辆、赛力斯1,251辆、小鹏894辆、广埃安752辆、江铃526辆。
展望未来,12月市冲刺力度不会很大。今年市总量好于预期较多,乘用销量突破2,500万辆,销量近3,000万辆,不知不觉中创出历史新高,且实现3,000万的新高度。
从政策端看,2024年是大年,2023年是小年。由于受到2022年底购税优惠退出和新能源补贴退出的双重影响,2023年春节前市调整力度较大。2023年乘用零售呈现M型走势,1月和6-7月、12月的增速低,4月和11月增速高。
2024年新能源的市场增长预计相对乐观:新能源乘用批发预计达到1,100万辆,净增量230万辆,同比增长22%,渗透率达到40%,新能源乘用保持较强增长势头。
从乘联会零售数据分析技术线路增量变化:近期纯电增速放缓明显,插混同比增速较高,但近月来的插混环比走势明显放缓,因此2024年的插混增长可能明显减速;今年增程式电动的增长加速明显,但规模有限;因此新能源增长的新动能不足。
从行业效益看,缺少稳定现金流的企业难以可持续增长。目前传统自主品牌企的新能源发展日益走强,并走出像比亚迪、广埃安、长安等强势企业。除头部企业外,新能源仍面临一定的亏损压力,亏损卖的规模难以持续扩大。(消息来源:乘联会;编译/秦超)